2019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要求,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食品安全的工作部署,切實承擔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筑牢食品安全每一道防線,全市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向好,全市未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我市正在創建粵東西北首個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陽東區正在創建第一批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縣。
全面加強監管力度
安全防線更加牢固
嚴把食品加工質量安全關。全市持有效許可證的357家食品生產企業已全部完成風險評級,全市食品生產企業在國家企業信用公示系統完成100%的標注。
嚴把流通銷售質量安全關。全市17896戶食品銷售主體已全部完成風險評級,實行食品銷售風險分級管理。全市已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街3條、省級示范肉菜超市3個、特殊食品經營示范店11家。
嚴把餐飲服務質量安全關。持續加強對餐飲服務單位的監管力度,督促企業嚴格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
嚴把進口冷鏈食品監管關。全面落實“三強化三覆蓋”,累計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超過11萬例,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全面推行集中監管倉消毒,共完成47噸進口冷鏈食品的消毒。
全面貫徹“四個最嚴”
違法犯罪得到嚴懲
完善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加強與檢察、公安、農業農村等部門協作配合,積極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執法行動、打擊野生動物走私專項行動、“鐵拳”行動、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和“長江禁捕 打非斷鏈”專項行動等一系列專項執法行動,持續依法嚴厲打擊食品領域違法犯罪活動,堅決做到最嚴厲的處罰,讓違法經營無路可走,讓問題食品無處遁形。2019年以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辦食品違法案件1434宗,罰沒878.58萬元。
全面開展攻堅行動
群眾關切不斷解決
實施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與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健康和公安等部門共同推進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共檢查校園及周邊食品經營主體5012家次;率先在全省開展快檢室進校園工作,全市共有6家學校食堂建成快檢室并投入使用;推進全市851家學校食堂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全覆蓋。實施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行動。
嚴厲打擊農村生產經營侵權假冒、超過保質期、“兩超一非”“三無”等食品違法違規行為。共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8554戶次,監督抽檢食品17248批次,查處假冒偽劣食品案件364宗。
實施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積極推進“量化分級”“明廚亮灶”、網絡訂餐等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截至目前,我市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率為99.7%,全市持證餐飲單位“明廚亮灶”實施率達84.3%,入網餐飲服務經營者持證率和公示許可證率達到100%。共開展“你點我查”活動18期,網絡點擊量合計超過55萬。
全面強化源頭預防
風險管控精準實施
加強食品安全抽檢工作。從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入手,聚焦“米袋子、菜籃子”等大宗消費食品及農村、校園、幼兒園周邊等重點區域,有針對性地開展食品安全抽檢。2019年以來,全市共抽檢食品52138批次,合格率為98.19%。加強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工作。全市32家農貿市場(2022年增加為35家農貿市場)嚴格按照快檢標準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工作,防止不合格農產品流入市場。2019年以來,全市食用農產品快檢工作總執行436616批次,篩查發現并銷毀9179公斤不合格農產品。
全面加強宣傳引導
社會共治更加完善
在市主要媒體開辟專欄,在社區、農貿市場等場所設置宣傳專欄,在食品安全宣傳周、消費者權益日等活動中開展專項宣傳,舉辦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傳晚會,開展食品安全社區共識研討會,印制食品安全和創城宣傳海報10萬份,設置宣傳廣告牌344個,不斷加大食品安全科普和創城宣傳力度,營造人人參與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不斷完善投訴舉報和監督渠道,完成12315平臺與12345平臺對接工作,共受理食品投訴舉報4953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7.57萬元。單起食品安全舉報獎勵最高達30萬元,將食品安全信息納入“信用陽江”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