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市博物館在漠陽樓舉辦了一系列主題活動,通過展覽、講座、體驗互動等形式宣傳文物保護知識,推動本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豐富市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以下簡稱《文物保護法》)于2025年3月1日正式施行。當天,以“守護遺產 賡續文明”為主題的解讀《文物保護法》圖片展在漠陽樓三樓展廳舉辦,展出時間將持續至6月30日。“哪些文物受法律保護?”“偶然在土里發現文物,應該如何處理?”“法律禁止私人買賣哪些文物”展覽通過大量圖片,深入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科普文物基本常識、不可移動文物、考古發掘、館藏文物、民間收藏文物等多個方面的知識。
在漠陽樓五樓學術報告廳,解讀新版《文物保護法》講座及“海絲故事 海絲名城”文化講座先后在此舉辦。在普法講座中,法律界的專業人士認真剖析了新版《文物保護法》的亮點,結合真實案例,深入闡釋了文物的定義、所有權歸屬、保護措施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法律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另一場文化講座中,主講人以“南海Ⅰ號”為核心線索,清晰而簡練地闡述了中國水下考古的發展歷程與重要事件,重點介紹了“南海Ⅰ號”的發現過程、打撈技術、考古發掘等內容,并探討了其中蘊含的海絲文化。
當天,市博物館還舉辦了“考古初體驗”——考古盲盒挖掘活動。30組親子家庭在現場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利用手中的錘子、鋸子、鉤子、鏟子等工具,親手挖掘考古盲盒,感受考古工作的神秘與驚喜。“通過這次活動,我不僅了解了考古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還對考古工作有了切身體會。”譚淳耀小朋友告訴記者。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